段子五、感覺統合的評量項目
一、【前庭覺一初級反射消失的統合能力】
(一) 前庭覺與重力不安全症
(二) 兩側協調能力
(三) 身體協調與身體認知能力
二、【肌肉一大小動作】
(一) 小動作
三、【視覺一記憶—視覺記憶能力】
(一) 區辨--視覺區辨力
(二) 對焦—雙眼對焦能力
(三) 追視—眼球追視能力
四、【聽覺一記憶—聽覺記憶能力】
(一) 區辨—聽覺區辨能力
(二) 理解—聽覺理解能力
五、【計畫動作能力:學習新事務能力】
六、【觸覺】
一、【前庭覺一初級反射消失的統合能力】
(一) 前庭覺與重力不安全症
(二) 兩側協調能力
(三) 身體協調與身體認知能力
二、【肌肉一大小動作】
(一) 小動作
三、【視覺一記憶—視覺記憶能力】
(一) 區辨--視覺區辨力
(二) 對焦—雙眼對焦能力
(三) 追視—眼球追視能力
四、【聽覺一記憶—聽覺記憶能力】
(一) 區辨—聽覺區辨能力
(二) 理解—聽覺理解能力
五、【計畫動作能力:學習新事務能力】
六、【觸覺】
段子六、感覺統籌實務評量
類一、前庭覺(一) 初級反射消失的統合能力
1. 讓孩子俯臥,像飛機一樣飛起來,手伸直、腿抬高 、頭往上仰,並數20秒。
1. 讓孩子俯臥,像飛機一樣飛起來,手伸直、腿抬高 、頭往上仰,並數20秒。
◎異常現象:腳無法伸直抬高,手無法向前抬起,頭不能上仰,時間過低。
類一、前庭覺一初級反射消失的統合能力
2. 讓孩子趴跪著,以兩手握於其頭部,並要其頭部左右轉90度。
◎異常現象:孩童的頭部轉動時,手肘或手部會跟著轉動。
2. 讓孩子趴跪著,以兩手握於其頭部,並要其頭部左右轉90度。
◎異常現象:孩童的頭部轉動時,手肘或手部會跟著轉動。
類一、前庭覺 (一) 初級反射消失的統合能力
3. 讓孩子仰臥,雙手置於胸前,雙腳不動,仰起身體撐20秒。
◎異常現象:頭部無法抬起,身體搖晃或仰起的時間過低。
3. 讓孩子仰臥,雙手置於胸前,雙腳不動,仰起身體撐20秒。
◎異常現象:頭部無法抬起,身體搖晃或仰起的時間過低。
類一、前庭覺 (一) 初級反射消失的統合能力
4. 讓孩子站立,頭部放鬆雙臂持平,評量者轉動孩子頭部90度,觀察其手臂是否跟著頭部轉動。
◎異常現象:頭部轉動時手臂跟着轉動。
4. 讓孩子站立,頭部放鬆雙臂持平,評量者轉動孩子頭部90度,觀察其手臂是否跟著頭部轉動。
◎異常現象:頭部轉動時手臂跟着轉動。
類一、前庭覺 (二) 前庭覺與重力不安全症
5. 逆時針方向轉10圈後,觀察孩子眼球振動的情形。
◎異常現象:眼球振動低於5秒為前庭反應不足,高於10秒為前庭反應過當(敏感)。
5. 逆時針方向轉10圈後,觀察孩子眼球振動的情形。
◎異常現象:眼球振動低於5秒為前庭反應不足,高於10秒為前庭反應過當(敏感)。
類一、前庭覺 (二) 前庭覺與重力不安全症
6. 高度跳球池。
◎異常現象:不加考慮直接往下跳或不敢往下跳。
6. 高度跳球池。
◎異常現象:不加考慮直接往下跳或不敢往下跳。
類一、前庭覺 (三)兩側協調能力
7. 讓孩子雙手放在膝蓋上方,先左手在右手進而兩手一起正反翻拍。
◎異常現象:孩子兩手黏著膝蓋翻手掌或左右不對稱的翻掌。
7. 讓孩子雙手放在膝蓋上方,先左手在右手進而兩手一起正反翻拍。
◎異常現象:孩子兩手黏著膝蓋翻手掌或左右不對稱的翻掌。
類一、前庭覺 (三)兩側協調能力
8. 讓孩子以姆指為中心,依序碰觸其他四指,先單手在雙手同時進行。
◎異常現象:孩子一直注視手部動作或碰觸動作不夠順暢。
8. 讓孩子以姆指為中心,依序碰觸其他四指,先單手在雙手同時進行。
◎異常現象:孩子一直注視手部動作或碰觸動作不夠順暢。
類一、前庭覺 (三)兩側協調能力
9. 判斷孩子的慣用手與慣用眼。
□左手 □右手
□左眼 □右眼
◎異常現象:孩子慣用眼與慣用手兩者不同一側。
9. 判斷孩子的慣用手與慣用眼。
□左手 □右手
□左眼 □右眼
◎異常現象:孩子慣用眼與慣用手兩者不同一側。
類一、前庭覺 (四) 身體協調與身體認知能力
10. 讓孩子雙手置於肩膀兩側上,手指張開並以自然幅度畫圓外張,由慢而快,評量者判斷其動作是否 自然順暢。
◎異常現象:孩子的動作無法順暢或動作僵硬。
10. 讓孩子雙手置於肩膀兩側上,手指張開並以自然幅度畫圓外張,由慢而快,評量者判斷其動作是否 自然順暢。
◎異常現象:孩子的動作無法順暢或動作僵硬。
類一、前庭覺 (四) 身體協調與身體認知能力
11. 讓孩子腳跟跟著腳尖走一直線。
◎異常現象:無法依此方式走一直線或走直線時顛顛倒倒。
11. 讓孩子腳跟跟著腳尖走一直線。
◎異常現象:無法依此方式走一直線或走直線時顛顛倒倒。
類一、前庭覺 (四) 身體協調與身體認知能力
12. 讓孩童在置有障礙物的平衡木上行走。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順利跨過障礙物或踢倒障礙物。
12. 讓孩童在置有障礙物的平衡木上行走。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順利跨過障礙物或踢倒障礙物。
類二、肌肉 (一) 大動作
13. 讓孩子臥住評量者的兩手姆指並往上提,觀察孩子手部的力量。
◎異常現象:孩子手臂無法握緊或無力上提。
13. 讓孩子臥住評量者的兩手姆指並往上提,觀察孩子手部的力量。
◎異常現象:孩子手臂無法握緊或無力上提。
類二、肌肉 (二) 大動作
14. 讓孩子兩臂臥拳直放胸前,評量者用手用力將其兩臂扳下。
◎異常現象:孩子手臂無法支撐平量者下壓之力(拮抗力差)。
14. 讓孩子兩臂臥拳直放胸前,評量者用手用力將其兩臂扳下。
◎異常現象:孩子手臂無法支撐平量者下壓之力(拮抗力差)。
類二、肌肉 (一) 大動作
15. 孩子脖子硬挺,評量者下壓其頭部,分別左右施力,觀察其頸部之對抗力量。
◎異常現象:孩子頸肌缺乏拮抗力。
15. 孩子脖子硬挺,評量者下壓其頭部,分別左右施力,觀察其頸部之對抗力量。
◎異常現象:孩子頸肌缺乏拮抗力。
類二、肌肉 (二) 小動作
16. 串珠活動:動作流暢程度。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順利完成串珠動作。
16-1聽覺記憶力。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依據評量者指示,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16. 串珠活動:動作流暢程度。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順利完成串珠動作。
16-1聽覺記憶力。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依據評量者指示,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類二、肌肉 (二) 小動作
17. 仿畫活動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依據評量者指示,仿繪出應有的圖形。
17. 仿畫活動
◎異常現象:孩子無法依據評量者指示,仿繪出應有的圖形。
類三、視覺 (一) 記憶—視覺記憶能力
18. 讓孩子記憶由評量者所提供之記憶項目(如數字、字詞等)。
18. 讓孩子記憶由評量者所提供之記憶項目(如數字、字詞等)。
類三、視覺 (二)區辨--視覺區辨力
19. 讓孩子在圖形作業中,辨識出與目標圖形一樣的圖案。
19. 讓孩子在圖形作業中,辨識出與目標圖形一樣的圖案。
類三、視覺 (三)對焦—雙眼對焦能力。
20. 讓孩子注視著筆尖,評量者將筆逐漸移近孩子的鼻樑。
20. 讓孩子注視著筆尖,評量者將筆逐漸移近孩子的鼻樑。
類三、視覺 (四)追視—眼球追視能力。
21. (同上),評量者將筆尖上下左右、由慢轉快地移動,觀察其眼珠的轉動。
21. (同上),評量者將筆尖上下左右、由慢轉快地移動,觀察其眼珠的轉動。
類四、聽覺 (一) 記憶—聽覺記憶能力
22. 依據評量者的指示,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珠子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22. 依據評量者的指示,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珠子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類四、聽覺 (二)區辨—聽覺區辨能力
23. 依據評量者的指示,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珠子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23. 依據評量者的指示,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珠子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類四、聽覺 (三)理解—聽覺理解能力
24. 依據評量者的指示,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珠子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24. 依據評量者的指示,把不同形狀與顏色的珠子串成應有的目標項目序列。
類五、計畫動作能力:學習新事務能力
25. 讓孩子將舌頭伸出碰觸兩邊嘴角及上方。
◎異常現象:舌頭沿下嘴唇滑動或無法正確碰觸上唇。
25. 讓孩子將舌頭伸出碰觸兩邊嘴角及上方。
◎異常現象:舌頭沿下嘴唇滑動或無法正確碰觸上唇。
類五、計畫動作能力:學習新事務能力
26. 攀爬或拍球
◎異常現象:無法獨自上高處架或拍打移動的球。
26. 攀爬或拍球
◎異常現象:無法獨自上高處架或拍打移動的球。
類六、觸覺 (家長回答下列問題)
27. 孩子不喜歡(被)剪指甲或洗頭、剪髮。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27. 孩子不喜歡(被)剪指甲或洗頭、剪髮。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28. 孩子會固執、做事龜毛或缺乏滿足延宕能力。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29. 不喜歡他人的碰觸或過度依賴某人、物。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30. 情緒不穩定、易有莫名的哭鬧或動怒的情形。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31. 有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32. 語言發展不良(構音不全或組織能力不佳)。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33. 有人際互動的問題(不喜歡與人相處或過度自我保護)。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34. 挫折容忍度低、學習或遊戲時容易放棄、生氣。 評量分數:____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
□總是如此(0-20) □常常如此(21-40) □有時候如此(41-60) □很少如此(61-80) □從未如此(80-100)